2016年聚丙烯阵痛的行情开始逐步加剧
时间:2016-02-01 来源:石化资讯网作者:PEC 王桂庆 点击:4740次
2015年聚丙烯成为了众空头的首个目标,在美元加息预期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以及全球宏观数据难显好转,承压全球大众商品价格的走低趋势,PP煤化工装置在2014年下半年投产后负荷逐步提升,供应大幅增加,供需过剩的局面进一步加剧,导致PP期货单边趋势越跌越凶,跌幅的如此巨大,让产业内以及非产业人群对成本的关注,一体化装置得益于上游原油以及煤炭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现金流仍可以停留在中间环节,减产在短期内难以实现,但是全流程的牌号转产在工厂内已经全面展开。
从上图可以看出,新增产能增长幅度在2014年到达最高点至25%,集中在下半年投产,主要为为西北和华北的煤化工装置,由于新装置投产的开工负荷较低,整体从实际供应来看,对2014年现货市场影响不大,更多的是承压2015年PP的远月期货。然而到了2015年,原计划投产的煤化工装置迫于环境污染压力以及远期效益的不确定性,部分装置有所延后,导致2015年新增产能有限,随着2014年新投产的煤化工装置负荷提升,2015年处于消化产能的过程,上半年在一体化装置检修的利好带动下,供需表现尚可,但至下半年,前期检修装置陆续开车,行业负荷达到年内高点,供应过剩的局面愈发严重。
丙烯来源 |
地区 |
企业性质 |
产能 |
投产时间 |
CTO |
西北 |
神华榆林 |
30 |
2015年四季度 |
MTO |
西北 |
中煤蒙大 |
30 |
2016年一季度 |
PDH |
华南 |
中景石化 |
35 |
2016年一季度 |
CTO |
西北 |
久泰能源 |
30 |
2016年二季度 |
CTO |
西北 |
神华新疆 |
30 |
2016年二季度 |
MTO |
华东 |
常州富德 |
30 |
2016年二季度 |
CTO |
西北 |
中天合创 |
77 |
2016年三季度 |
PDH |
华东 |
福基石化 |
40 |
2016年底 |
炼厂 |
华南 |
广州石化 |
20 |
2016年 |
对于2016年而言,计划内的新增产能达292万吨,主要是2015年延后的煤化工新增产能,以及配套PDH装置,随着煤化工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届时在2016年国内PP粒料产能有望突破至2091.5万吨,产能增长幅度重回15%以上的高位。
2015年聚丙烯产量快速攀升,一方面通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带动需求的温和增长,另一方面,通过绝对低价优势激发出下游替代需求,来增加对原料的消耗,而对于目前仍处于去产能的过程,2016年PP产能的继续膨胀,进而导致供应的急剧攀升,国内厂商的阵痛煎熬将进一步加重,寻求有效的方式来缓解国内的产能过剩,一、通过内外盘较大的倒挂价差来替代进口的核销需求;二、绝对低价优势刺激替代需求;三、国内经济温和增长带动需求;四、供应端的减产降负来缓解供应压力;五、过剩产能往国外输出(短期难以实现)。